欢迎访问南京审计大学法学院网站!
首页  校友之家  校友风采

法学院优秀人物专访丨别怕期待,别怕拥有

发布时间: 2020-11-21     作者/出处: 法学院     阅读次数: 2444


人物简介

谢欣睿,南京审计大学2016级法学专业(法务会计方向)学生,在2019年研究生录取中以初试排名第6,复试排名第3,加权综合排名第4的优异成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



新鲜与等待

我们都正好是或曾是新生,我们都曾迷茫彷徨过,像一个新的星球的探索者。在告别大学不久的当下,欣睿学姐被问起刚进大一的状态,她这样说:“刚刚跨进大学校园的大门,最首要当然是紧跟老师教学的步伐,脚踏实地,完成各科的学习任务。大学前两年算是摸索期,我的建议是不用着急,先好好学习,打好自己的专业基础,到大三再考虑自己未来的方向完全来得及”

从欣睿学姐自身来看,她在大一时觉得考研离自己还太远,况且那时大家的专业课程学习才刚刚起步,很多人甚至不清楚自己是否真正喜欢目前的这个专业,因此她大学前两年并没有明确的方向,也没有急于选择毕业之后要走哪条路,直到大三左右她才确定考研。

她仿佛在等一场东风,没有人告诉她风何时而来,但她觉得值得等待。


权衡与热爱

对我来说,学习与休息娱乐是不矛盾的,如果能够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你仍旧有很多时间去探索自己热爱的事。”

无关性别,无论年龄,我们无时无刻不想去拥抱自己热爱的人、事,而人短短一生都在与时间赛跑,如何权衡取舍便成为了一生的命题。对于学习、生活、工作与休息的选择,学姐这样说:“大学期间总的来说,学业并不算特别繁重,尽管法学院每学期的课程普遍很多,但课余作业量还算合理,不会占用过多的个人时间。关于如何权衡,当然是学业优先,这就要求我们有清晰的时间规划与自律的学习态度,做好这一步,才能为自己赢得更多放松与休息的机会。我非常鼓励大家积极参与校内外的各类活动,这些经历一定是有价值的。”



享受与奉献

常有人说:“少年,到远方去。”其实远方也能近在眼前。谢欣睿学姐大学四年,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远方。

被问起有什么值得纪念或难忘的事情时,学姐提起了任职于润园书院文艺部的经历,她与其他部员一起组织了秋之润合唱节、润园书院迎新晚会等活动,她认为成就感胜过疲惫感,“准备期间虽然繁忙,但我非常享受这种为自己喜欢的事而奔波的过程,并且我对于最后的成果有着强烈的满足感。”

学姐到现在依然为自己大学期间担任志愿者的经历感到自豪。“定期看望孤寡老人,或是深入社区进行普法宣传,为周围群众贡献出自己的一份价值,对我来说非常有意义。”于她而言,做志愿已经不仅仅拘泥于完成任务,获得积分,在盛行利己主义的当下,她从志愿服务中找到一方净土,实现了自我的价值。



情结与习惯

虽说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在人们对事物的普遍认知中,我们可以了解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有着怎样的价值观。

在被问起最怀念的是哪所建筑物时,学姐恳切又坚定地回答:“那当然是得一图书馆了。” 提及此地,是一种选择,又何尝不是一种习惯。若在小巷,清晨最常有的是小贩吆喝的嗡嗡声,而学在南审,学姐印象深刻的便是“清早七点等着图书馆开门的备考大军”,无论是“去年一整年泡在图书馆里备考的经历”,还是“夜里十一点被背书的同学们塞满的一楼”,如此种种都构成了她对图书馆的独特情结,这些回忆或许不够刻骨铭心,但为自己起舞的每一天,的确值得学姐一句“实在很难不喜欢起来”。


怀疑与动力

吴青峰在歌里写“月亮也无法决定自己的光芒/伟人都迷惘”,我们都曾无能为力过,对于未知,对于潜在的遗憾,而谢欣睿学姐在考研这场基本算是单枪匹马的战斗中,虽“有那么一些自我怀疑的时刻”,却“从来没有想过放弃”。她这样说:“我确实有时会质疑自己的能力和选定的目标之间是否太过遥远,也非常不确定这个选择带给自己的结果。一旦出现这些念头,我会尽量不去想它,然后继续专注于手上的工作,因为这些因素只会过度干扰自己的复习进度。我认为,只要把握好当下、踏实地完成每一阶段该做的事,其实就是一个良好的状态,目标的实现往往来自厚积薄发。”

我们问到学姐考研的精神动力是什么,学姐给了我们答案:“精神动力的话,大概就是我的家人,我的父母。这样说好像很官方,但事实确实如此。我能强烈地感受到整个家庭对我的期冀,希望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因此我特别不想辜负他们的期待,便一直督促着自己做到更好。”



舍得与抉择

考研和法考能否同时准备,大概是所有法学生都会犹豫迷茫的一个问题。总结这次考研的切身体会和周围同学的真实经历,学姐给出的建议是:请务必衡量好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抗压能力。如果在后期很难保持清醒的大脑和充沛的精力,那么可以选择放弃法考。非常现实的一个因素便是备考时间紧迫。如果选择双线作战,那么目前法考一年两考的形式意味着你在十月中旬之后才能心无旁骛地投入到法硕备考之中,此时你的复习时间已经被大幅压缩了。即使法考期间有保持一定的法硕复习量,但相较于那些已经一门心思备战法硕好几个月的同学而言,在基础的牢固程度以及对知识点的熟悉程度上始终是落后一步的。能否合理规划备考时间、如何避免两考的相似知识点在脑袋里打架、法考结束后心态的调整和恢复,这些问题都需要提前思考清楚。

我们必须考虑到后期压力巨大—心态爆炸—考研翻车等可能发生的连锁反应。虽然参加两考的并不在少数,其中不乏双上岸并且初试取得高分的案例,但其中一考失利的现象更加普遍。因此,如果没有信心权衡好两者,那就专心考研吧。上岸之后有将近半年的时间准备法考,加上法硕已有的知识基础,法考通关并不算难。

但如果大家属于下列两种情形之一,支持同时备考:

1.考研目标院校属于稳妥性,有较大把握通过初试,法硕备考不会占用太多时间。

2.升学意愿并不强烈,偏向于通过法考/尽早就业,能够接受考研失利。


尾声

别怕期待,别怕拥有”是学姐的微信简介。“不只是考研,我们在面对各种各样的选择时都难免会困惑,会畏惧去追求更高的平台,会反复斟酌背后的利弊得失。考研这段经历告诉我,敢于选择自己真正想要的,去靠近自己的期待与憧憬,或许就是实现自我提升的第一步。”
   
不久前,法考刚刚结束,学姐去爬了一趟香山。她在朋友圈发了与好友的合照,还有一如往常的风景,调侃着自己“闲不下来”。拿着单反相机,她站在山顶上,风如她所愿迎面而来。
    
别怕期待,别怕拥有,清风自然如约而至。



文字:法专协新宣 王天然

图片:谢欣睿

责编:法专协新宣 吕品

审核:法专协新宣 蔡果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