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审计大学法学院网站!
首页  新闻中心  学院新闻

“润泽·青廉论坛”举办第三期活动“纪检监察概念体系与术语规范研讨”

发布时间: 2025-04-27     作者/出处: 法学院     阅读次数: 10

4月24日晚,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在文心二楼教学法庭会议室举办第三期“润泽·青廉论坛”,围绕“纪检监察概念体系与术语规范”主题展开研讨。湘潭大学法学院廉睿教授、我院赵永红教授、蔡金荣教授,院长助理沈玲和池通老师,以及学院部分青年教师和学生参会,赵伟中老师主持研讨会。

 

会议伊始,赵伟中老师简要介绍了此次研讨会的背景,对我院教师参与撰写的著作《纪检监察概念体系与术语规范》的框架结构与主要内容,以及“党的自我革命”概念的初步阐释进行了汇报,并邀请与会嘉宾为我院负责的“党的自我革命、党和国家监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等四个核心概念的撰写提出建议和展开研讨。

研讨环节,与会老师立足撰写要求和纪检监察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深入探讨纪检监察概念体系与术语规范化构建路径。赵永红教授提出概念界定可以先从包含丰富内涵的“大概念”入手,在对其立体多维阐释基础上再提炼仅需进行定义的“小概念”的核心内涵,并发表了对四个概念内涵及其阐释的理解;蔡金荣教授区分了概念建构与提炼的差异,指出核心术语需具备稳定性,概念界定需弄清其内涵与外延。

沈玲副教授交流了对“党和国家监督”概念的理解,并指出应注意专有名词使用的贯通性,概念研究需注重体系性和逻辑协调。池通老师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纪检监察术语政治性强、更新快、规范支撑不足等挑战。

针对术语转化与应用,尚千惠老师汇报了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概念阐释的思路,提出要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对概念内涵进行阐释。凡超、蔡艺老师分别就注重概念生成的历史脉络,如何将政治语言转变为通俗易懂的学术概念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建议通过案例教学增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廉睿教授从著作定位、指导思想与实施路径三方面提出建议,认为著作写作要考虑面向的读者对象,不同对象对概念阐释的需求是不同的,并对四个核心概念的理解与阐释谈了自己的见解,为纪检监察学科术语规范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

提问环节,与会学生聚焦纪检监察学科交叉与实践需求进行提问,现场互动氛围热烈。大家普遍认为,本次论坛提供了一个深入研讨纪检监察概念体系与术语规范的良好平台,促进了师生共同关注纪检监察学科建设与发展。

赵伟中老师在总结中指出,研讨会深化了对纪检监察概念和术语体系的认识,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学术交流活动,助力纪检监察学基础问题的研究,并对廉睿教授和各位师生的参与表示感谢。

本期系“润泽·青廉论坛”系列活动之一,由南京审计大学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法学院教工第一、第二党支部及国家监察与审计法治研究院联合主办。